|
作者简介 邵继中,男,1979年出生,工学博士(建筑学),东南大学博士后(城市规划学),助理教授。澳大利亚注册城市规划师,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下空间分会理事。 2004年清华本科毕业后,赴澳大利亚BOND
UNIVERSITY建筑规划学院进行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并于2009年获城市规划学硕士学位。博士就读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师从齐康院士。现就职于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第一作者发表SCI,SSCI《建筑学报》、EI、CSSCI、CSCD等学术论文数十篇、专著3本。主持负责省级课题基金项目4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主持编制国内外(包括澳大利亚、台湾等地区)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及建筑设计等项目27项目。获澳大利亚城市规划学会、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太阳能建筑专业委员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中国绿色建筑协会奖项7项。 内容提要 本书阐述了城市地下空间设计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方法,主要从地下空间发展历史、地下空间设计概述、地下空间形态设计、地下空间环境设计、地下空间场所设计、地下空间换乘设计、地下空间发展评价、地下空间促进宜居和地下空间设计实施共9个章节,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从而更为系统地思考探索城市地下空间设计的体系及理论。 本书内容翔实,资料丰富,图文结合,使读者易于理解和掌握。本书适用于建筑学、城市规划和地下空间等专业高等院校师生,以及有关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 序言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当前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设计理论和方法尚处于探索阶段,不能完全满足城市地下空间健康发展的需要。国家住建部近期发布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中把“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增强地下空间之间以及地下空间与地面建设之间有机联系、推进地下空间与城市整体同步发展、缓解城市土地资源紧张、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推动城市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促进城市地下空间科学合理开发利用”作为我国“十三五”时期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主要任务,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中央政府对这一现象的忧虑。因此,对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设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必将成为我国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等学科的“显学”而日益受世人瞩目。 地下建筑是现存人类文明中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一种最古老最悠久的建筑形式,并且伴随着全球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愈显其对城市现代化的重要功用。由单体建筑(点)、地下交通和地下物流(线)、综合体(面)等地下建筑成为城市整体空间不可或缺的要素。现代城市上下部空间的协调发展和立体化融合开发利用已成为必然趋势,尤其是在当今城市问题突出的中国显得格外重要。本书的作者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设计实践的分析,以结构化的新颖视角,对地下空间设计的理论基础、实践体系、设计要领、案例实操和评价体系等,进行了较为翔实、系统、规范、前瞻的分析与解读,为地下空间研究领域提供了一套较为系统、直观,有一定的学习与借鉴作用的学术成果。尤其是作者试图通过城市地下空间设计的研究去探索建筑学或城市规划研究领域鲜有触及的内容,虽然尚属初步,但视角新颖。 今天的建筑学界或地下空间学界的研究视野,都需要把目光投到学科的“空白”地带,敢于“目空”前人,敢于实践“盲人摸象”式的探索,才有可能书写新的历史,填补学科的空白。本书不仅能为实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提供实际参考借鉴,而且能为城市整体空间(地上空间与地下)的协调发展贡献力量。 当前纷杂社会的喧嚣侵占了学界的视野,物对人的挤压使许多学者变得异化焦灼,疏离扭曲,在人的现实与精神空间里,我们看到的是精神世界一点点的消弭,精神世界的宁静成为一种奢望,学术的毕生追求就是我们在这浮华世界灵魂的休憩地,它让学者的灵魂更加鲜活,更加具有生命感。 学术研究应该是穷其一生的事业,更是一条艰难曲折之路。将研究成果集结成专著,仅仅是一个阶段性的里程碑,点点滴滴的努力将滋润其今后更为艰辛的漫漫求索。学术以外繁杂世界很精彩,但对青年学者来说,只有耐得住寂寞,才是一种人生成熟境界;耐得住寂寞,才是一种淡泊之心的品味;耐得住寂寞,才是一种安之若素的修养。希望未来的研究之路秉持坚定的信念,忍得住清贫、禁得起诱惑、守得住繁华,不在赞美与追捧中迷失了方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坚持初心,涤荡去浮躁的焦躁不安,陶冶出纯净无暇的学者心胸。 本书作者邵继中,对建筑学和地下空间研究充满着热爱与执着,纵观他的学术成长历程,从清华大学本科、澳大利亚BOND
UNIVERSITY城市规划硕士、东南大学建筑学博士、东南大学城市规划博士后,一路走来,倍尝艰辛,不断演绎着在地下空间研究领域探索创新。他将无尽的热情和浓烈的情感投入到地下空间的学术研究中,逐步形成了带有鲜明个人色彩符号的研究范式,即以广义建筑学为基础的地下空间研究。以往,地下空间学界长期以来的研究,主要局限在岩土工程领域内,即较多地研究的是工程技术方面的问题,而从建筑学和城市规划的角度对地下空间的研究还比较少。本书基于广义建筑学的地下空间研究范式,融合历史、环境、艺术、建筑空间、物理技术、岩土工程等多个学科,具有科学性、综合性和创新性。正如当前建筑学研究已经摆脱传统狭义范畴走向更广义的领域一样,地下空间的研究也不应当仅仅限于设计孤立的地下建筑、建设单一民防工程或地下轨道的线路和车站,而是要从城市整体空间的角度,从规划设计等全局性问题出发,研究和处理好地下空间与地面空间的关系,探索为人类开拓新的生存空间的有效途径。 最后,借用老子《道德经》中的一句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以期勉励。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中国地下空间学会理事长 解放军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6年8月27日于南京 前言 20世纪的传统城市发展模式明显相信城市化与土地利用存在明确的一一对应关系,这样的理解也最终导致现今城市功能的分散和空间结构的割裂,甚至引发相关城市空间学科(建筑学、城市规划、城市设计、景观设计等)的联系模糊。这样的情况并不乐观,旧的模式和发展框架束缚了手脚,困惑了思想。但是,现实的需求、发展的困境又质疑着社会普遍价值观念。 当前,城市因其自身地域的限制必须承受空间结构重构的挑战,而展现出一种将城市空间作为精神性“场所”的重新限定。中国的大城市经历了以往功能主义模式下的规划设计阶段,不得不宣告其平庸化的突显,城市空间和环境的贫乏和单调成为困境。但同时,城市也正处于这样一个时期,持续不断的剧烈变革正促使反思传统社会动力下城市的设计语言及思维范式。在这样复杂性及多样性交织的背景中,地下空间自然地为城市做出更为综合化,更为整体化的回应。地下空间利用也因此而成为城市自身理性的选择,而承载着空间综合形态的可操作性精神场所。倾向学术性的理论研究似乎也为地下空间学科在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及景观设计学的交织中寻找到其恰当的定位。 在城市空间理论领域研究的方法是非常宽泛而具有包容性的,它自身本不排斥思想理论引导实践的模式。这就好像伊塔洛·卡尔维诺伊塔洛·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意大利后现代主义文学家,善于以小说创作向人们展示人生哲理。(Italo
Calvino)关于石拱桥的讨论一样,没有石头的基础作用就无法形成拱的形态;如果不是把“拱”抽象为理论的能力,美丽的石桥也就是剩下偶然的结果。在认识和构建城市空间的过程中“抽象法则”的存在,即可谓之“哲学思想的先导”,这才是设计的灵魂、形而上的本质。因而,地下空间城市设计的框架构建应该被一种更具学术倾向、更加哲学范式的城市空间研究所滋养。 20世纪70年代对于现代主义运动的批判,开始了对今天研究“方法论”的复兴。“方法论”从东方哲学的角度可附意为“道”或“途”,从哲学的概念来说就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是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方式。因而,就“设计方法论”本身而言,并不直接为普通的设计活动提供所谓具体的框架或方法,而表现为一种解决各要素交织在一起时产生的关系或矛盾的演绎系统。“设计方法论”运用于城市空间研究科学,实际上就是对城市空间设计起到指导作用的范畴、原则、理论、方法的总结。以“方法论”研究“城市地下空间设计”的实质自然可以回归为:规划设计者理解地下空间城市设计的性质和其中涉及的关键核心理论问题,深挖其内在深层哲学含义,从学术性思想层面引领认知“地下空间城市设计”的内涵。 在宏观的层面上,城市空间是作为一个整体来运作的,而单独的空间体验个体又是在另一个相对中观的层面上体验它的。这样就必须需要以看似矛盾的两种不同视角来分析城市的空间体系:首先,是客观而相对抽象的整体视角,即以研究空间形态意象结构的模式语言阐述地下空间的整体意义;然后,则是以现象学的局部视角探讨人的行为与地下空间环境的辩证剖析。这也决定了城市地下空间设计可能在城市整体空间的特定维度上,抑或是在地下空间局部片段的尺度中。 另一维度上,在批判了传统流俗的计数时间和物质空间的“二元论”的基础上,结合时间性来讨论“此在—空间“的存在状态,总结出空间是时间运动的存在和表现形式的领悟,并运用于地下空间城市设计全过程当中。本质上说,这是根植于存在哲学思想基础上所产生的特定逻辑和脉络,代表着一种“跨维度”的设计研究思想的兴起。 空间是“真实”的,这使得实验和模拟变得复杂,具有代表性的实践案例在提取框架性结构上加以理解性的分析,从而运用于佐证理论和方法的溯源。当然,另一点,实践案例也必须作为空间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步骤去理解,这也反映出复杂地下空间的形成过程实际也是时间存在的表现形式。这使得研究的路径以相对清晰的逻辑推进方式进行综合,更积极地反映理论研究的导向性。 一种更为坚实的学科表达,不应该是排他的,而应该是整体的,并且是在摈弃落后陈旧方式之上的“推陈出新”。传统的空间思维模式因分解为内部相互矛盾冲突的片段研究,而阻碍了学科的进一步探索,也就是如今城市整体空间的过渡割裂和分散的结果而导致重构能力的丧失。这也意味着研究的注意力需要更加集中在研究方法和途径的创新上,在摈弃乌托邦式思想唤起的城市空间范式化研究基础上,具有整体性角度、建设性策略的理论思路是可以提供城市空间研究领域新鲜血液和蓬勃动力的。凭借研究策略的实用性和丰富性,在诸多学科理论中寻求思想的真谛,借此赋予地下空间城市设计新的逻辑,这才是论文努力与期望的根本。 在中国曾出版过不少关于地下空间研究方向的专业书籍,但好多内容显得陈旧,新近的文章和书籍虽然不少,但都比较分散和各有侧重点,一些新颖的观点尚未反映在书中;编著一本内容新颖并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背景的城市地下空间设计方面的专著,是作者多年的梦想,但因水平及能力所限,殷切希望读者批评指正。 本书不图在阐述前人的理论和方法方面求多求全,而力求内容能够新颖和切合实用;本书的内容多为作者近年来发表的一些研究及学习心得以及吸收了国内外同行的研究成果。本书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及高校学生的参考书。 本书的编著过程中,首先要感谢我的恩师齐康院士。先生严谨的治学风格、谦逊的人格魅力以及对待学生平易近人的态度令我慕名投奔至先生门下。先生在本书的论题理解、观点阐述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指导。应该说,本书的字里行间凝结着先生的辛勤汗水。在本书开展过程中,在遇到超出想象的困难的时候,先生的鼓励与教导给予了我莫大的动力。先生对学生的关爱、宽容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将对我今后从事教育科研事业影响至深。同时,本书还要感谢,全国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地下空间学会理事长、解放军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志龙教授亲自为本书作序,以及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院长胡振宇教授的帮助和指导。 目录 引言Ⅰ 1地下空间发展历史1 1.1地下空间早期利用历史2 1.1.1旧石器时代地下空间利用2 1.1.2新石器时代地下空间利用4 1.1.3古代人类的地下空间利用8 1.2近代城市地下空间发展12 1.3现代城市地下空间发展14 1.4城市地下空间发展趋势17 1.5本章小结17 2地下空间设计概述19 2.1地下空间认知与分类20 2.1.1地下空间概念重塑20 2.1.2地下空间形式分类20 2.1.3地下空间功能分类21 2.1.4地下空间功能复合33 2.1.5地下空间的优劣势34 2.2地下空间设计的区分34 2.2.1地下空间设计与室内设计35 2.2.2地下空间设计与地下建筑设计36 2.2.3地下空间设计与地下空间规划36 2.3地下空间与城市发展37 2.3.1城市急剧发展迫切需求37 2.3.2地下空间对城市的作用43 2.3.3国外城市地下空间发展45 2.3.4国内城市地下空间发展53 2.4现状问题及发展方向58 2.4.1地下空间发展的问题58 2.4.2问题解决,地下空间设计59 2.4.3地下空间设计发展趋势61 2.5本章小结64 3地下空间形态设计65 3.1地下空间意象调查66 3.1.1调查研究方法67 3.1.2调查研究结论67 3.2地下空间意象要素69 3.2.1地下空间节点69 3.2.2地下空间路径73 3.2.3地下空间界面76 3.2.4地下空间区域78 3.3地下空间形态关系78 3.3.1地下空间形态结构78 3.3.2复合形态结构特征79 3.3.3地下空间竖向布局83 3.4地下空间形态序列85 3.4.1地下空间序列组织85 3.4.2地下空间序列协调89 3.4.3地下空间序列案例89 3.5本章小结92 4地下空间环境设计93 4.1地下环境特点94 4.2视觉艺术楔入96 4.2.1视觉艺术楔入概念96 4.2.2采光方式楔入策略97 4.2.3整体界面色彩策略99 4.2.4地下空间尺度策略102 4.3声景设计改造104 4.3.1噪声环境控制104 4.3.2声景设计提升106 4.4热湿环境完善109 4.4.1地下热湿环境特性109 4.4.2热湿环境适宜标准110 4.4.3热湿环境控制策略111 4.5空气品质提升112 4.5.1地下空气环境特征112 4.5.2地下空气污染指标113 4.5.3改善空气品质策略114 5地下空间场所设计115 5.1地下空间的行为特征116 5.1.1空间知觉理论分析116 5.1.2地下空间行为功能117 5.1.3地下空间行为目的118 5.1.4地下行为消极影响119 5.2空间精神与精神空间120 5.2.1城市文化发展禁锢120 5.2.2地下空间与人类学121 5.2.3地下空间精神存在123 5.3地下空间的审美体现125 5.3.1空间审美物质形式126 5.3.2地下空间气质魅力126 5.4地下空间的文脉传承131 5.4.1文脉之于地下空间132 5.4.2文脉符号共性运用134 5.5精神体现的案例分析139 5.5.1西安钟鼓楼广场139 5.5.2日本东本愿寺140 5.6本章小结141 6地下空间换乘设计143 6.1地下空间换乘发展背景144 6.1.1中国机动车私有化发展144 6.1.2城市主要面临的交通问题144 6.1.3城市极度稀缺土地资源146 6.1.4相互循环促生新模式146 6.2地下交通换乘理论基础146 6.2.1P+R模式146 6.2.2TOD模式147 6.2.3TOD及P+R的适用范围147 6.3竖向换乘交通模式(VCT)148 6.3.1VCT概念内涵148 6.3.2VCT发展模式149 6.3.3VCT发展目标149 6.3.4VCT三线原则150 6.3.5VCT发展优势150 6.4VCT核心利用地下空间151 6.4.1VCT模式核心——地下空间151 6.4.2VCT模式与地下轨道交通152 6.4.3地下空间创造紧凑型发展153 6.4.4基于VCT的地下空间设计153 6.5VCT模式实施管理措施154 6.5.1VCT模式实施条件154 6.5.2VCT模式管理措施154 6.6VCT模式成功实践案例156 6.6.1地下交通设计——以VCT模式为核心156 6.6.2VCT发展总体布局157 6.6.3系统化的地下交通换乘159 6.7本章小结159 7地下空间发展评价161 7.1总体发展评价目标162 7.1.1构建技术方法162 7.1.2构建技术路线163 7.2定性评价体系构建164 7.2.1规划方案SWOT分析164 7.2.2环境的协调性分析165 7.2.3定性化的评价标准166 7.3定量评价体系构建167 7.3.1模糊综合评价方法167 7.3.2模糊综合评价步骤168 7.3.3定量化的评价指标168 7.3.4定量化的评价级别169 7.4评价体系后续因素170 7.4.1规划评价的公众参与170 7.4.2地下空间规划的优化170 7.5本章小结171 8地下空间促进宜居173 8.1需求自上而下174 8.1.1整体宜居环境发展趋势174 8.1.2发展的契机——地下空间资源174 8.1.3机遇与挑战175 8.2地下空间对整体宜居环境的作用175 8.3整体宜居发展基础——以人为本176 8.4整体宜居发展目标177 8.4.1优化城市结构177 8.4.2凸显核心竞争力177 8.4.3彰显城市魅力177 8.5地下空间构建整体宜居环境实践178 8.5.1地下空间发展背景178 8.5.2地下空间规划特点179 8.5.3地下空间注意问题183 8.6本章小结183 9地下空间设计实施185 9.1管理体系的完善186 9.1.1地下空间立法借鉴186 9.1.2国内相关法律法规189 9.1.3法制化管理的提升192 9.1.4管理体制逐步完善193 9.2投资模式的探索194 9.2.1多种投融资渠道194 9.2.2优惠政策的扶持195 9.3工程技术的保障196 9.3.1地下工程施工技术196 9.3.2地下空间其他技术198 9.3.3地下空间信息技术199 9.4本章小结199 附录A地下空间意象要素调查200 附录B地下空间环境评价调查201 图片、表格索引204 参考文献210 后记214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