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内容提要 本书在借鉴国内外相关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为读者提供较为系统和综合的城市形态可持续发展专业知识。本书结合作者多年研究城市形态的体会和认知,从城市形态的动态性出发,综合运用生态学、形态学、人文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以及相关的比较分析法、计量法、归纳法、假设演绎法、三维空间虚拟等方法,初步建立起有关城市形态分析的理论框架与科学评价体系,并确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提出基于生态准则的未来城市形态发展策略。 本书理论与方法并重,适合高等院校城市规划学、建筑学等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教师和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阅读。 2.前言 作为人口与产业的集聚地,城市及其形态的发展体现了一种独特的历史进程。工业文明促进了新城市功能的产生,从而使城市形态发生相应变化。然而,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科学化管理缺乏同步发展等因素,造成城市空间形态与功能布局的无序发展,出现一些工业区选址缺乏合理性,城市空间拓展方向不恰当,无视原有的城市肌理而生硬采用规整无变化的“棋盘式”格局进行城市扩张等等现象,致使原有的城市形态的有机性遭到破坏。 近些年来,笔者对城市形态的可持续发展非常关注,做了一些基础性分析工作,现集中成书,以飨读者。 本书对城市形态的概念与特征进行了系统性总结,归纳了当前国内外先进的城市发展理念与实践经验;并立足自然与社会环境,分析城市形态演变的生态进程及其演变规律和动力机制;继而,运用不同的计量方法计算城市形态的紧凑度,分析空间发展制约,动态掌握空间形态扩展趋势,比较研究几种典型形态发展模式的优劣,以探讨城市形态模式的合理性选择。另外,尝试初步确立城市形态可持续性评价的指标体系,以成都城市形态的发展为实证,运用数理统计法进行计算分析,对城市形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作综合评价,并确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对城市未来的用地与人口规模进行假设和演绎,以期建立科学的城市形态发展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生态准则的城市形态可持续发展规划策略。 希望本书的成果能为现代平原城市的形态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思路。同时,由于笔者知识结构的局限,难以做到精专,错误疏漏在所难免,准确说来,可将本书看做是笔者对我国城市形态可持续发展进行学习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为研究同类课题的读者们提供一点有用的参考。 陈岚 2016年10月 3. 目录 1绪论1 1.1研究背景与意义1 1.1.1城市化的加速发展1 1.1.2城市发展的生态危机2 1.1.3研究的必要性3 1.2研究内容5 1.3研究方法6 1.4研究框架7 2相关理论研究8 2.1城市形态的理论8 2.1.1城市形态的概念8 2.1.2国内外城市形态研究综述12 2.1.3城市形态研究与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的关系20 2.1.4城市形态的分析方法与计量方法22 2.2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理论24 2.2.1可持续发展理论溯源24 2.2.2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原则25 2.3有关生态学理论29 2.3.1城市生态学29 2.3.2景观生态学34 2.3.3文化生态学35 2.3.4生态规划思想36 2.4当前影响较大的新型城市形态相关理念39 3城市形态的演变与动力机制50 3.1城市形态的历史演进50 3.1.1成都城市概况50 3.1.2成都城市形态演变的生态进程52 3.2城市形态的演变规律59 3.2.1空间扩展规律59 3.2.2内部结构演替规律62 3.2.3路网演变规律63 3.2.4自组织演化规律65 3.3城市形态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66 3.3.1城市形态发展的动力因子分析66 3.3.2各种动力因素的综合作用机制68 3.3.3当前动力机制变化分析70 4城市形态发展的生态可持续性分析76 4.1典型城市形态模式76 4.2成都城市形态模式现状与环境条件84 4.2.1城市形态模式现状总体特征84 4.2.2生态环境及资源现状条件89 4.3城市形态模式可持续性分析95 4.3.1城市形态的紧凑度测定95 4.3.2空间经济与人口问题分析99 4.3.3成都城市形态发展的空间制约105 4.4城市形态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110 4.4.1城市形态可持续性评价的指标体系110 4.4.2指标体系的计算分析113 4.4.3成都城市形态的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117 5城市形态可持续发展目标122 5.1成都城市功能的历史与现状122 5.1.1城市功能的历史演进122 5.1.2城市功能现状分析124 5.2成都城市形态发展面临的新形势125 5.3成都城市功能定位与城市形态发展目标128 5.3.1成都城市发展的功能定位129 5.3.2成都城市形态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目标130 6基于生态准则的未来城市形态发展对策132 6.1城市形态的生态构建思路132 6.1.1构建原则132 6.1.2模式选择思路133 6.2城市形态可持续发展的成都战略134 6.2.1绿色模式战略134 6.2.2集约发展战略136 6.2.3区域发展战略138 6.2.4能源利用战略141 6.3未来城市形态的生态模型建构142 6.3.1多核心轴向空间结构142 6.3.2人口规模预测146 6.3.3城市形态虚拟149 6.4城市形态的可持续性规划策略150 6.4.1循环经济下的产业新空间扩展150 6.4.2蓝绿交织的城乡融合153 6.4.3绿色交通走廊的系统架构160 6.4.4城市风貌多样化塑造163 6.4.5低碳设计168 7结论170 7.1主要研究结论170 7.2主要贡献171 参考文献172 图表附录181 后记185 |
|
| ||||||
|
| ||||||
|
| ||||||
|
| ||||||